加快发展装配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图文)
时间:2024-03-18  来源:河北陆星建设集团  类型:资讯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4〕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

  2024年3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

  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推动公共建筑和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配置能源管理系统。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重点把好施工图审查关和工程项目验收关,强化年运行能耗1000吨标准煤(或电耗500万千瓦时)及以上建筑项目节能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

  (二)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组织实施能效诊断,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合理确定改造时序,结合房屋安全情况,明确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和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结合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小区公共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纳入中央财政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政策支持范围的城市,要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

  (三)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加大高效节能家电等设备推广力度,鼓励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科学制定能耗限额基准,明确高耗能高排放建筑改造要求,公示改造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各地区要加快建立并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机制,聚焦公共机构办公和技术业务用房、国有企业办公用房、交通场站等公共建筑,依法开展建筑冬夏室内温度控制、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等情况检查,严肃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定期开展公共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调试保养,确保用能系统全工况低能耗、高能效运行。选取一批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推动建筑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推广应用高效柔性智能调控技术。推动建筑群整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和调峰。

  (四)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确定工作推进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制定完善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相关标准和图集,试点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加强既有建筑加装光伏系统管理。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常态化监管和后评估,及时优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运行策略。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提高住宅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

  (五)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供热分户计量改造方案,明确量化目标任务和改造时限,逐步推动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户内不具备供热计量改造价值和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可实行按楼栋计量。北方采暖地区新竣工建筑应达到供热计量要求。加快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合理确定基本热价比例和终端供热价格。加强对热量表、燃气表、电能表等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

  (六)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原则,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提升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农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优化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新建农房防潮、隔热、遮阳、通风性能。有序开展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对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进行菜单式微改造。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引导农民减少煤炭燃烧使用,鼓励因地制宜使用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

  (七)推进绿色低碳建造。严格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发挥政府采购引领作用,支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纳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政府采购工程,应当采购符合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的绿色建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广节能型施工设备,统筹做好施工临时设施与永久设施综合利用。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八)严格建筑拆除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强老旧建筑修缮改造和保留利用。对各地区建筑拆除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区要把握建设时序,坚决杜绝大拆大建造成能源资源浪费。

  (九)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一代技术研发,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构配件、高防火性能外墙保温系统、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系统、建筑运行调适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钙钛矿、碲化镉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集成应用。推动建筑领域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定期征集发布一批建筑领域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加快建筑节能降碳成熟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链,培育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建筑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培训平台,加强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培训。

  (十)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构建跨部门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编制建筑行业、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核算标准,统一核算口径。

加快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

  (十一)强化法规标准支撑。推动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区分不同阶段、建筑类型、气候区,有序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到超低能耗水平。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严于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加强建筑能效测评能力建设。

  (十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实施有利于建筑节能降碳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大中央资金对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建筑节能、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绿色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充分认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本方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兜住民生底线;要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河北陆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资产总额逾1.2亿元人民币。河北陆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围绕绿色装配式节能建筑产业为核心,积极探索绿色建设、智汇发展,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以科技研发、建筑设计、智能建造、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建筑新型材料、门窗幕墙、工程管理、建筑劳务等多产业集团公司。立足行业、产教融合,陆星建设集团打造国家装配式产业基地,现已与高校、设计院战略合作“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向提升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形成了自主研发的钢结构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企业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经济开发区,生产车间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现有员工600人,主要生产轻钢、重钢、多高层建筑、装配式节能建筑、桥梁、管桁架、围护等建筑钢结构产品。车间布置轻钢生产线、重钢生产线,配套生产钢结构主、次构件、围护等,具备年产钢构件10万吨能力。公司配备有激光数控切割机、钢管相贯线切割机、等离子数控切割机、数控平面钻、组立机、龙门埋弧焊、端铣机、60矫正机、电渣焊、抛丸机、喷砂房、超声波探伤仪、漆膜测厚仪等先进设备。门窗幕墙拥有国内外精密的数控锯切中心、铝门窗四角组角机、门窗四V无缝焊接机 、全自动玻璃切割机、玻璃钢化炉和中空玻璃生产线等,具备年产门窗、玻璃制品50万平方米能力。以先进的工艺、设备和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公司经过多年专业化经营发展和积累经验,基础管理不断完善,企业综合实力逐年提升,随着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公司先后取得了国际贸易进出口许可、荣获国家AAA级诚信企业、申请组建邯郸市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化协会,并成为邯郸市装配式钢结构产业化协会会长单位。于2021年通过了ISO19001 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个国际管理标准的认证和欧盟钢结构CE认证(EN1090-2)、ISO3834焊接体系认证。公司在技术管理不断的完善提升下,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邯郸市工业设计中心的认定,持续进行“产学研”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获得了多项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专利。

  我们致力于优良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努力提升绿色钢结构建筑的科技含量,成为绿色人居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智造陆地建筑、建设星级工程”为构建一个绿色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公司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去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人文价值。公司致力于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坚持智在创新产业布局,汇在资源共谋发展;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内钢结构行业知名企业。

企业使命

  一心一意谋发展 集中力量办大事

  为人才提供平台 为社会创造价值

发展理念

  智在创新谋发展 汇在资源做产业

  倾力拥军显本色 筑梦初心共富裕

企业

  建筑作业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

企业愿景

  打造国内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质量理念

  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

管理

  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服务

工作作风

  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 做事到位 注重效果